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:香港不应错失实现普选良机
来源: 中国新闻网
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、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王振民27日就香港政改问题发表看法。他说,极端行为必然导致极端结果,导致事与愿违。理性表达诉求的结果也是理性的,会促进普选更快实现。香港不应因为少数人而错失实现普选的良机。一旦错过,难言今后何时再讨论普选。
当晚,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邀请王振民赴港就《“一国两制”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》白皮书和香港政改问题发表看法。王振民说,香港有史以来从未如此接近实现普选的时刻。大多数香港人希望2017年实现一人一票选举行政长官。
王振民说,社会各界应摆脱自己的利益束缚,寻找公约数,制定符合香港大多数人心愿的政改方案。这一方案,或许不是有些人心目中的理想方案,但迈出普选这一步很关键,今后还有改善、发展的空间。如果有的人不愿放弃成见和个人利益、不从大局出发,普选的梦想能否实现就存在疑问。
认为普选没有统一“国际标准”的王振民说,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普选的模式并不相同,它们的选举制度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。香港的政制发展无法寻求国际参照物,只能立足于香港实际情况,寻找符合香港的政改方案。
在回答记者提问时,王振民指出,提名委员会不是解决“一人一票”、民主的问题,民主问题应放在全民投票阶段解决。提名委员会要解决的是均衡参与、保证香港资本主义发展等问题。
王振民说,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,工商业者人数很少,但他们控制了香港的经济命脉。如果在提名候选人时无法做到均衡参与,工商界的声音在一人一票选特首时就听不见了,这不利于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,最终普通大众的利益也会受影响。
当晚,王振民还介绍说,基本法是“一国两制”方针政策的法律化、制度化。《“一国两制”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》白皮书没有超出基本法,与法治并无矛盾,也没有修改“一国两制”方针政策。在白皮书中,使用了一些新语言。但这些新语言并非新内容,比如白皮书说“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”,全面管治权就是以前说的治权。(完)